“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系列优秀作品展示:会飞的“大金鱼”
来源:全国少工委
儿童画
低碳家园

▲此作品在中国少年报第3830期刊登 “未来世界,纯净能源普遍运用,人们热爱家园,共建美好生活的意识不断提高,低碳环保,展现了美好科技造福人类。” ——甘肃省华亭市皇甫学校 少先队员惠雅琪
蔚蓝课堂

▲此作品在中国少年报第3830期刊登 “在不久的未来,我的老师会开着鱼型的飞船带领着我和同学们畅游在太空,一起学习航天知识。我们会在那里遇到很多可爱的动物和新的外星人伙伴,未来教室,我很期待。”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小学部 少先队员王翊瑄
随手拍
文明典范靠大家

“无论哪一个岗位,不管什么职业,每一位普通人都是文明城市的建设者,我们不是建设的旁观者,都在为自己的城市建设而努力,为下一个百年计划而奋斗。”
——四川省成都市菱窠路小学
少先队员梁好
手抄报
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少年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少先队员潘艺宸
主题征文
爷爷的人生
爷爷今年72岁,总喜欢笑着给我念他写的小诗。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句“当过兵扛过枪,上过学插过秧。辛勤耕耘三十载,此生不枉教书匠”。我问爷爷你为什么做过这么多工作?爷爷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他看中央七台的节目,看到了中国的火箭军,这才打开了话匣子。“爷爷当过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山就是我们开的,后来又到了甘肃……那时候国家很穷,但毛主席领导我们,要把卫星、火箭,搞出来。”说到这里爷爷脸上洋溢着自豪,“爷爷赶上了好时候啊,先当兵后上大学。60年代我们吃不饱,我就去当了兵。退伍回来,生产队里有了拖拉机,队长看我年轻力壮就让我开拖拉机。每到农忙,我就是村里最受欢迎的人。再后来,到了70年代,我积极上进,就被推荐上了大学。从老家去武汉已经通了公共汽车,不过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爷爷坐两天车才能到。头一次见到武汉长江大桥,见到黄鹤楼,见到百货商场。”
爷爷长呼了一口气,接着说:“50年代我出生,当时什么都没有,吃饱饭就是我们的梦想;60年代我当兵,国家局势紧张,站起来就是我们的骄傲;70年代,我看到城市这么大、这么美!”爷爷有些激动了。
“70年代末,我回到了老家县城,当了师范学校的老师。我们挖地基,盖房子、垦荒、平整操场。后来我和你奶奶结婚,有了你爸爸……”我看见爷爷眼角隐约的泪光。
“爷爷教了30年书,刚上班每月不到30块钱,现在退休了,一个月四千多块钱。够给你买蛋糕啦!”他走到阳台边,“看看这高楼、地铁站,还有天上的飞机。不过爷爷老啦,坐不了飞机啦!”
“爷爷,我们出去玩儿,可以自己开车。”我说。爷爷摸了摸我的头才说:“你知道去年国家开了一次大会吗?”我说:“是叫二十大吗?”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人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你知道吗?”
“爷爷,我现在不懂,不过我将来肯定会明白的……”我坚定地回答。
——河南省郑州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
少先队员江和
编辑:媒介与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