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Qzone

英烈千秋 | 彭雪枫

来源:北京晚报

       彭雪枫 (1907—1944), 河南镇平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起,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纵队司令员、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准备经过娄山关,回师遵义。娄山关山高路陡,国民党军王家烈部一个团已占领此关。时任红十三团团长的彭雪枫奉命抢夺娄山关。战斗打响后,部队向娄山关之敌连续发起冲锋,一举夺下娄山关。第二天,敌人出动4个团的兵力,企图借着弥漫的大雾夺回娄山关。彭雪枫沉着应战,率部连续打退敌人6次冲锋,守住“雄关”,为红军大部队重新占领遵义扫清了道路。
抗战爆发后,彭雪枫调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太原办事处主任。1938年9月,奉命回到河南老家,在确山竹沟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39年2月,游击支队进驻河南永城、安徽亳县之间的书案店地区。时值严重春荒,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为帮助群众和部队渡过难关,彭雪枫司令员忍痛卖掉包括自己心爱坐骑在内的10多匹战马,不仅暂时解决了部队的粮草危机,而且还救济了一些无粮断炊的百姓,并拿出一些钱为群众买了种子。新四军被当地群众誉为“天下文明第一军”。
1940年2月,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称第六支队,彭雪枫继续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继续挺进豫皖苏抗日前线,部队很快发展到近万人,领导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1941年皖南事变后,彭雪枫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领导开辟、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
1942年11月13日起,日伪军出动步兵7000余人、骑兵600人,以及飞机、坦克、大炮、汽车、汽艇等,分5路对我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面对强敌,彭雪枫指挥根据地军民跳出敌人的合围圈,转移至敌军侧后,发挥近战夜战特长,积极寻机打击敌人,发动大小战斗37次,歼敌85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品。至12月16日,日伪军全线撤退,淮北军民取得33天反“扫荡”的胜利。
据统计,从1938年至1944年,彭雪枫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发生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8000余人。期间,他总结实战经验,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到抗日军政大学授课,并主持创办四师骑兵团、拂晓剧团和《拂晓报》。他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在淮北人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声望。
1944年9月,彭雪枫在河南夏邑的一次反顽战斗中牺牲。1988年,彭雪枫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录,2014年9月入选中国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名录。
彭雪枫不仅是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家书,常常洋洋洒洒,纸长情更长。这件1941年12月2日信手挥洒而成的诗篇,展现了诗人的革命情怀。在艰苦的岁月中始终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字里行间可以领略到革命豪情。此作章法妙成,依据现代诗的格式自然成行,错落有致。语序虽有勾线调整,保持原状,可以想见当时的纸张极为紧张,故惜墨如金。运笔飞动,字态潇洒,书卷气扑面而来。

彭雪枫 信札

任职:彭雪枫(1907-1944)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释文:长子:一个单薄的朋友,十年前失去了他的爱人,在那蓬勃的洪流。

如今哪,何所寄托,寄托在琴声里头,寄托在阶级斗争里头。

彭雪枫,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日。

编辑:季泳妍

思维挑战

本次访问已挑战 0 个知识点,您对 很感兴趣。

用户名:

密码:

两周内免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