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Qzone

党史我来学,“蒲公英”小队在行动!

来源:中国红领巾

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青奥村小学五(2)中队“蒲公英”红领巾学习小队展开了党史寻访行动。快随镜头一起看看他们究竟都去过哪里吧!

寻访一: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

队员们的第一站就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南京历史展览”。

展览通过8万多字、660多幅图片、30多个视频、480多件(套)文物实物、10多个场景模型……全面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南京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程。

展厅墙壁上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字样。这些字眼深深扎根在了队员们的心中。

展厅现场,一本泛黄的《新青年》吸引了队员们驻足。队员们纷纷表示,最近响应学校号召,才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今天就在馆内看到了《新青年》的原本,心情无比激动。

参观完展览后,队员们意犹未尽。大家十分想知道,为建立新中国、新南京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是什么样的!

带着满满的好奇,顶着烈日,大家兵分两路,一组去寻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党员,一组去寻访为南京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时代楷模。

寻访二: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薛凤鸣

薛凤鸣爷爷,98岁,14岁参加地方抗日组织,15岁加入当地游击队,成为八路军第120师独立1旅战士,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齐会战斗、陈庄战斗,17岁参加百团大战,18岁守黄河,19岁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1939年8月,薛爷爷跟随王震将军率领的359旅西渡黄河,到达绥德,保卫黄河西岸。

“我们旅守在西岸,对岸的鬼子不敢渡黄河,就在对岸放炮乱轰,白天我们不睬他。到了晚上,我们就渡过黄河去炸敌人的大炮、碉堡,然后天亮前撤回来。”薛爷爷兴奋地讲述道,“敌人很痛恨我们,又不敢渡河,头疼得要死!”

朝鲜战争爆发后,薛爷爷于1952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并在战争结束后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战后建设,直至1958年随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

“不要浪费你们的大好时光,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薛爷爷讲起对队员们的嘱托,几度哽咽,让大家深受感动。

寻访三:南京地铁2号线西延线中铁十四局大盾构项目负责人周本军

周本军所在企业前身为铁道兵第四师,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从2018年8月8日到南京参加南京地铁2号线西延线建设,周伯伯和他的团队在这里已经奋战了近3年。

周伯伯和队员们交流时,向队员们展示了他们引以为傲的盾构技术,它是国内超大直径和水下盾构隧道工程领域的领先技术,著名的南京长江隧道就采用了这项技术。

周伯伯和他的团队一直秉承铁道兵令行禁止、勇于创新、一往无前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每天早上7点所有人在国旗下集合点名,风雨无阻。遇到施工中的困难,没有人退缩,群策群力想办法解决。在关键时刻,项目部58名员工连续7天24小时值守监控。

在寻访最后,周伯伯给每位队员送了一个代表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人形象的玩偶,与玩偶握手后,就会听到《铁道兵之歌》。听着激昂的旋律,队员们对周伯伯所从事的工作更加钦佩。

寻访心语

队员  刘牧宸

我决心要牢记嘱托:听党话、跟党走,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队员  胡清媛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都是靠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只有刻苦努力,长大报效祖国,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队员  赵倩萌

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苦一点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好好努力,自强不息,用我们瘦小但有力的肩膀扛起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队员 王应嘉

薛凤鸣爷爷的一生就是一部红色传奇,永远值得我们铭记。这次活动让我们牢记历史,不要忘记过去,更要汲取榜样的力量,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与时俱进,开创未来。

队员  李锦轩

习近平爷爷说过:“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祖国的各条战线都需要像周本军伯伯这样的工作先锋,未来,祖国还需要我们能成长为先锋。队员们,加油!

编辑:季泳妍

思维挑战

本次访问已挑战 0 个知识点,您对 很感兴趣。

用户名:

密码:

两周内免登录 忘记密码?